

茶道老師董紜綺 / 浮生半閑主理人
喝茶是一件不拘謹的事,
還是一件很美的事。
茶聖陸羽在《茶經》中,曾這般形容野外茶席:「其煮器,若松間石上可坐,則具列,廢用槁薪鼎櫪之屬,則風爐、灰承、炭撾、火筴、交床等廢。」意指在山野環境裡,煮茶器具若能置放松樹間的石頭,那麼就不再需要陳列茶器的各種道具。「就地汲取素材成為茶席的載體,讓喝茶儀式化繁為簡、回歸自然,就是『野茶』最美好的精神。」茶師董紜綺解釋道。
具備陸羽泡茶師認證、曾獲中華茶藝獎台中區冠軍的董紜綺,一頭優雅短髮搭配仙氣飄飄的衣著,談起話來活潑熱情、像個可愛少女,談起茶來則條理分明,讓人回過神意識到,她可是來頭不小的茶藝老師。
工學院畢業的她,原先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茶師,「當初因家中變故,想尋求調劑心情的管道才去學茶,本來沒想學到多厲害,卻越學越發現自己對泡茶很感興趣。」24歲時,學茶一年多,董紜綺在朋友鼓勵下報考陸羽泡茶師,練習有成加上天賦使然,她一次就考過,自此確立踏上茶藝之路的決心,一步步考取更多資格、習得更多知識,逐漸在緊繫美學與生活的茶藝國度,鋪起一方自己的樂土。
現在的她,擁有名為「浮生半閑」的茶工作室,除了販售茶器選品,也不定期遊走各城市開授茶藝課,當中最受歡迎的便是「野茶課」。「野茶時,我們會尋找環境清幽的戶外場域,在石板或是林地間擺起茶席,氛圍非常輕鬆,是一種隨時隨地想喝茶就可以喝的概念。」在這場簡化泡茶儀式的練習裡,董紜綺通常只會帶上輕便的茶具,外加一個保溫功能好的保溫瓶就出發,「我很喜歡象印這個品牌,也收集了不少象印早期的藤編保溫瓶,雖然是以前的產品,但功能絲毫不遜色。」有了出色的保溫瓶,就連需要高溫沖泡的球型茶葉,也得以在戶外搭配溫度適宜的熱水,展現最佳的層次與風味。


對象印品牌的信任,也影響了董紜綺對日用保溫杯的選擇,她從提籃裡拿出深藍色的象印SM-MA極簡保溫杯,向我們分享:「習慣每天喝茶的我,難免遇上外出工作不方便泡茶的狀態,像這樣容量250ml、外型簡約、輕便好攜帶的保溫杯,就非常實用。我通常會視當天心情,在家裡將茶沖泡到適合入口的溫度,就裝進保溫杯裡帶出門。」象印SM-MA極簡保溫杯承襲著品牌長久以來的高品質,具備持久的保溫保冷效果,「即便我工作一整天再打開來喝,杯中的茶溫也都恰到好處。」董紜綺說。
#BEAUTY OF LIFE


身為茶師,不僅對風味、溫度講究,品茶時就口的杯緣觸感,也令她相當重視,「我平時挑選茶杯,都會仔細觀察杯緣設計,太利或太寬的都不行;而象印SM-MA極簡保溫杯的杯口,是非常滑順的弧度,可以確保在外喝茶體驗也是順心且舒服的。」連這麼小的細節也注重?「職業習慣吧!連保溫杯內壁是否殘留味道,我都非常在意。」她繼續分享,「像我有時想喝清香型的茶,有時想喝陳香型的茶,如果保溫杯沒有清潔妥當,就會大大影響喝茶的感受。」象印SM-MA極簡保溫杯有著防沾塗層+(plus)的設計,讓茶垢和味道都不易沾附,外加將中栓與墊圈合而為一的一體式中栓杯蓋,「清潔起來既方便又徹底,很符合我的需求。我尤其覺得一體式中栓這種發明,早就該有了啊!以前曾經用傳統保溫杯、忘記扣回墊圈,灑了整個包包都是。 」她邊笑邊說。
有了與日常作息相契的保溫杯,茶文化融入生活的理念,更得以實踐了。董紜綺形容:「對我而言,生活中有茶很稀鬆平常,但身邊很多朋友都是看我學茶、教茶後,才發現茶沒有很生硬,不是一定要在固定空間做,或是有學過才能做。」除了以多元的美學途徑推廣茶文化,身為茶師,她也密切留意環保議題,畢竟環境氣候的異常,往往對茶葉的產量與生產步調都形成影響,「不少人會發現,以前喝1500m的高山茶就很好喝,現在得喝到2000m以上的茶才有相對口感。環保真的很重要,我從國中開始就讀所謂的綠學校,大學讀的也是環境工程,環保意識一直存在我的生命歷程裡。」
在她的茶藝課中,所有茶具、道具幾乎都可恆久使用;而在她的日常生活中,時時有象印SM-MA極簡保溫杯相伴,減輕對地球環境的負擔,「喝茶是一件不拘謹的事,還是一件很美的事。」這股生活之美的信仰,延續在每個泡茶、品茶的儀式裡,也存在每個對自然環境更良善的選擇裡。

將未來連接起來的
MY BOTTLE
別讓塑膠垃圾,成為環境及下一代消化不了的負擔運用可重複利用的不鏽鋼真空保溫杯,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
「讓我們的保溫杯成為守護環境的接力棒」吧!